艾博年:2008年,全球大約15%的鐵礦石銷售是在現(xiàn)貨市場進行的。而在2009年的最初幾個月,這個數(shù)字大約為50%。
如果中國鋼企現(xiàn)在傾向于在“沒有長期供應合同進行安全保障”的現(xiàn)貨市場交易,我們也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銷售。這真的只取決于,中國鋼廠需要什么樣的定價體系,然后,他們必須做好準備,長期接受這一體系。
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長期供應合同”已經(jīng)給買賣雙方都帶來了好處。如果這是客戶需要的,并且能公平反映市場狀況,我們將很高興能繼續(xù)維持這一定價體系。但是,如果客戶需要,我們也愿意走“現(xiàn)貨定價”或者“混合定價”體系。
我們不愿接受的是,客戶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自由地從一種體系跳轉到另一種體系。
股東更希望獲得 “參與再融資”優(yōu)先權
筆者:在我們看來,中鋁2月提出的195億美元入股和投資計劃,客觀上支持了力拓股價的回升,并為力拓后來實施配股提供了條件。當然,大宗商品市場的回暖,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請客觀評價一下,中鋁的投資計劃對力拓擺脫此前困境的作用?
艾博年:毫無疑問,2月份我們與中鋁的交易是正確的選擇。不過,這宗交易必須以獲得股東和監(jiān)管機構的批準為前提。當時,中鋁和力拓雙方都清楚地意識到,我們可能不得不修改交易條款,以適應股東和監(jiān)管機構的要求,以及來自市場的任何變化。
之后,資本市場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明顯的改善。在力拓股價翻了一番之后,我們與中鋁的交易,價值已經(jīng)大大減少,對股東的吸引力也變小了。在此期間,我們也看到了大宗商品價格的回暖,其中部分原因來自中國需求的增長。當然,我們也考慮了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方的反饋。
筆者:能否正面回應一下,為什么撤回對與中鋁交易方案的推薦,并轉而與必和必拓成立鐵礦石合資公司、進行152億美元配股?對力拓而言,兩個方案的優(yōu)劣各是什么?
艾博年:我們決定通過配股的方式籌資,反映了我們的股東更希望獲得“優(yōu)先認購權”,使他們可以參與力拓的再融資。這不是一個在“與中鋁交易”還是“與必和必拓合資”之間進行選擇的問題。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