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交叉處避雷引下線距地面的高度(m)。
(Ⅳ)建筑物內(nèi)的暗配線
第9.3.23條 暗配線應盡量避免穿越建筑物的沉降縫或伸縮縫。如必須穿越沉降縫或伸縮縫時,管線應做伸縮或沉降處理。
第9.3.24條 暗線線路和設備的容量應按建筑物內(nèi)用戶的最大可能使用量確定。
第9.3.25條 建筑物內(nèi)的暗配管一般采用電線管和硬聚氯乙烯管,在電廠廠房及易受重壓的地段應采用對縫焊接鋼管。在易受電磁干擾影響的場所應采用鋼管并接地。
第9.3.26條 管內(nèi)穿放電纜時,直線管路的管徑利用率一般為50%~60%,彎管路的管徑利用率一般為40%~50%。
管內(nèi)穿放絞合導線時,管子的截面利用率一般為20%~25%;管內(nèi)穿放平行導線時,管子的截面利用率一般為25%~30%。
導線的截面系指包括絕緣層的截面。
第9.3.27條 用戶線一般不與用戶電纜穿設在同一管內(nèi)。
第9.3.28條 管路直線敷設時,每隔30m加裝暗線箱或暗管檢查箱。
管路彎曲時,其夾角不得小于90°。如有兩次彎曲,其彎曲處應靠近管子兩端,兩暗線箱或檢查箱箱間的距離應縮短至15m以下,并不應有S彎。
第9.3.29條 管子的彎曲半徑,在穿放電纜時不小于電纜外徑的10倍;在穿放導線時不小于導線外徑的6倍。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