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調查當?shù)亟ㄖ?jīng)驗。
6.7.4 膨脹巖土的勘察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 勘探點宜結合地貌單元和微地貌形態(tài)布置;其數(shù)量應比非膨脹巖土地區(qū)適當增加,其中采取試樣的勘探點不應少于全部勘探點的1/2;
2 勘探孔的深度,除應滿足基礎埋深和附加應力的影響深度外,尚應超過大氣影響深度;控制性勘探孔不應小于8m,一般性勘探孔不應小于5m;
3 在大氣影響深度內(nèi),每個控制性勘探孔均應采、瘛ⅱ蚣壨猎嚇,取樣間距不應大于1.0m,在大氣影響深度以,下取樣間距可為1.5~2.0m;一般性勘探孔從地表下1m 開始至5m 深度內(nèi),可、蠹壨猎嚇,測定天然含水量。
6.7.5 膨脹巖土的室內(nèi)試驗,除應遵守本規(guī)范第11 章的規(guī)定外,尚應測定下列指標;
1 自由膨脹率;
2 一定壓力下的膨脹率;
3 收縮系數(shù);
4 膨脹力。
6.7.6 重要的和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場地,宜進行現(xiàn)場浸水載荷試驗、剪切試驗或旁壓試驗。對膨脹巖應進行粘土礦物成分、體膨脹量和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對各向異性的膨脹巖土,應測定其不同方向的膨脹率、膨脹力和收縮系數(shù)。
6.7.7 對初判為膨脹土的地區(qū),應計算土的膨脹變形量、收縮變形量和脹縮變形量,并劃分脹縮等級。計算和劃分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J112)的規(guī)定。有地區(qū)經(jīng)驗時,亦可根據(jù)地區(qū)經(jīng)驗分級。
當擬建場地或其鄰近有膨脹巖土損壞的工程時,應判定為膨脹巖土,并進行詳細調查,分析膨脹巖土對工程的破壞機制,估計膨脹力的大小和脹縮等級。
6.7.8 膨脹巖土的巖土工程評價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對建在膨脹巖土上的建筑物,其基礎埋深、地基處理、樁基設計、總平面布置、建筑和結構措施、施工和維護、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J112)的規(guī)定。
2 一級工程的地基承載力應采用浸水載荷試驗方法確定;二級工程宜采用浸水 載荷試驗;三級工程可采用飽和狀態(tài)下不固結不排水三軸剪切試驗計算或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確定;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