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字法以羅盤的刻度指示的地理方位表示產狀要素?梢杂孟笙藿腔蚍轿唤潜硎。 象限角:以北(N,0°)或南(S,180°)為準,用三個基本要素表示,即走向、傾角和傾斜象限。如N25°E/30°NW表示走向北偏東25°,傾角30°,傾向NW。
方位角:只用傾向和傾角表示,如25°∠30°,傾向北偏東25°,傾角30°。
用符號表示產狀要素,一般是在繪制地質圖或構造圖時表示面狀構造的產狀。不同性質的面狀構造所采用的符號將有所不同。
傾斜巖層的出露特點及其在地形地質圖上的表現(xiàn)與水平巖層明顯不同:
傾斜巖層在野外出露和地質圖上呈條帶狀分布。在地形地質圖上,巖層地質界線切割地形等高線。
未倒轉傾斜巖層,順著巖層的傾向方向,由老到新依次排列。傾斜巖層出露的形態(tài)既受巖層產狀影響,又與地形的起伏特點有關。
地形、巖層厚度和地形的坡度、坡向都直接影響著傾斜巖層在地表出露的寬度。
傾斜巖層與傾斜巖層之間界面的露頭形態(tài)受巖層產狀和地形兩者關系的影響。水平巖層、傾斜巖層和直立巖層的露頭形態(tài)同樣有很大的差別。
水平巖層露頭形態(tài):在地形地質圖上,水平巖層的露頭形態(tài)完全受地形影響,地質界線與地形等高線平行或重合(圖2-2-7I);
直立巖層的露頭形態(tài):地質界線則是直線分布,不受地形的影響(圖2-2-7II)。
2-2-7 水平(I)、直立(Ⅱ)和傾斜(Ⅲ)巖層的露頭形態(tài) Fig. 2-2-7 The outcrop patterns of horizontal, vertical and inclined bedding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