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消減洋殼源、中酸性火成巖體磷鐵礦 其成礦母巖屬中\(zhòng)|酸性巖漿侵入體,磷灰石伴生于磁鐵礦礦床中,礦石P2O5含量較低,一般為1%~3%,局部有磷灰石礦物的富集,可形成磷灰石巖。此類礦床大多數(shù)為磁鐵礦磷灰石礦床,磷灰石可作為綜合利用的礦產(chǎn)資源,南京梅山鐵礦床是典型實例。
5.次生磷礦床
次生磷礦床是指原有的含磷層經(jīng)物理化學風化淋濾作用后,所含磷質就地殘積、異地遷移或再沉積等富集形成的磷礦床。
中國次生磷礦蘊藏量不大,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礦床(點)近30個,主要在四川、廣西、湖南、云南、貴州、廣東、吉林、陜西、江蘇和福建,除1處為大型,6處為中型規(guī)模外,其余皆為小型礦床或礦點。該類磷礦床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
(1) 風化淋濾-殘積型磷礦床 原含磷層經(jīng)風化后,其可溶性物質淋濾流失,所含磷質殘留富集。含磷品位比原來可提高2~6倍,風化淋濾殘積深度受地下水面控制,可達40~50 m。
吉林古元古代珍珠門組含磷鐵質角礫狀白云石大理巖、含磷鐵質白云石角礫巖及含磷白云石大理巖,原巖含P2O5一般為1%~13%,經(jīng)風化淋濾后P2O5可達10%~20%,形成小型磷礦(通化干溝磷礦)。湖南湘潭、長沙上震旦統(tǒng)白云巖和硅質巖,原巖含P2O5 0.2%~4.79%,高者可達10%,經(jīng)風化淋濾后,P2O5可達19.92%~30%,形成中型(黃荊坪)、小型(麻田)磷礦。廣西中、上泥盆統(tǒng)灰?guī)r、白云巖及硅質巖,均含磷質(條紋和條帶),原巖含P2O5約0.5%~4%,風化淋濾后,Ⅰ礦層含P2O5 7.12%~15.7%,Ⅱ礦層3%~9%,部分高達7%~10%。局部大于10%~12%的形成中型礦床4處,其余為小型礦床或礦點。
以上各風化前的含磷層以上震旦統(tǒng)—下寒武統(tǒng)、中泥盆統(tǒng)為主。風化淋濾后,形成有規(guī)模較大、品位較高的中型礦床多處。廣西下侏羅統(tǒng)的石英安山巖和安山質凝灰?guī)r風化形成的粘土狀磷塊巖,因沿走向、傾向變化較大、品位低,工業(yè)價值不大。礦體形態(tài)一般多呈似層狀、透鏡狀和不規(guī)則狀。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