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買家還可在L/C里規(guī)定這個航次他們所需要的其它文件。各種貿(mào)易有各種不同的文件要求,如果是進口食品,買家就可能要檢驗報告,這可在L/C里寫明,寫上去后,銀行就要根據(jù)整套文件來結(jié)匯。這樣,買家拿到整套文件,就可等著拿貨了,以后報關(guān)、繳稅等進口手續(xù)也就好辦了。
買家也可根據(jù)L/C要求銀行給予信貸資助。國際上的買賣動輒幾百萬美元,而且費用很高。要人立即掏錢出來做成買賣的話,即使是大公司也會造成資金緊張,這樣經(jīng)常就靠銀行貸款。尤其是有些弱小的公司,自己沒有足夠的實力做大的買賣,但與他相熟的銀行往往會給予支持。買家開L/C,只要買家買的貨價值在若干限額以內(nèi),就可以到相熟銀行去開L/C,而不需要別的特別擔保。
銀行通過L/C這種做法,使買家不用錢或用很少的錢也可以去做較大的買賣,可以開400萬美元的L/C買這票貨。如果等貨到目的港買家才給錢,賣家往往不同意,即使同意,買家也吃不消,拿出400萬元的擔保(保證貨到卸港就付款)也不是那么簡單的,而400萬元的L/C就反而會容易開到。總有一天買家還是要用400萬美元去換回單證的,可那是幾個月后的事了。船到目的港都需一段時間,其間會產(chǎn)生很多第二買賣――買家可以整票轉(zhuǎn)或分批賣掉這票貨,取得貨款,自然不愁換不回單證了。
整個國際買賣利用L/C這個付款辦法,可以減少很多費用,節(jié)省不少麻煩。很多買賣都是通過幾次電傳就可達成,并不要求大家去做更多工作,這樣就減低了費用及時間。其中一項就是調(diào)查費――通過L/C,賣家不需去調(diào)查買家的資信就能成交。否則,幾百幾千萬的合約怎么能用幾個電傳來解決呢?
當然,利用L/C也可能出一些問題。對于買家而言,唯一擔心的就是L/C出毛病,主要是文件差錯(discrepancy)。尤其有時銀行故意找麻煩,查文件查得很嚴,打錯一個字母也非得叫你修改不可。根據(jù)ICC的調(diào)查,L/C文件首次結(jié)匯(First tender)時出毛病,銀行打回頭的占40%左右。不過,一般不會構(gòu)成太大的問題,因為賣家只須將文件略作修改,在信用證有效期內(nèi),在第二次結(jié)匯(second tender)時就能過關(guān)結(jié)匯。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