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valueaddedtax(VAT) 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chǎn)、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huán)節(jié)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但在實際當中,商品新增價值或附加值在生產(chǎn)和流通過程中是很難準確計算的。因此,我國也采用國際上的普遍采用的稅款抵扣的辦法,即根據(jù)銷售商品或勞務的銷售額,按規(guī)定的稅率計算出銷項稅額,然后扣除取得該商品或勞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款,也就是進項稅額,其差額就是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這種計算方法體現(xiàn)了按增值因素計稅的原則。 公式為: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增值稅計算公式:含稅銷售額/(1+稅率)=不含稅銷售額 不含稅銷售額×稅率=應繳稅額 上面說增值稅是實行的“價外稅”,什么是價外稅?也就是價外征稅,就是由消費者負擔的。比如: 你公司向a公司購進貨物100件,金額為10000元,但你公司實際上要付給對方的貨款并不是10000元,而是10000+10000*17%(假設增值稅率為17%)=11700元。 為什么只購進的貨物價值才10000元,另外還要支付個1700元呢?因為這時,你公司做為消費者就要另外負擔1700元的增值稅,這就是增值稅的價外征收。這1700元增值稅對你公司來說就是“進項稅”。a公司收了多收了這1700元的增值稅款并不歸a公司所有,a公司要把1700元增值稅上交給國家。所以a公司只是代收代繳而已,并不負擔這筆稅款。 再比如: 你公司把購進的100件貨物加工成甲產(chǎn)品80件,出售給b公司,取得銷售額15000元,你公司要向b公司收取的甲產(chǎn)品貨款也不只是15000元,而是15000+15000*17%=17550元,因為b公司這時做為消費者也應該向你公司另外支付2550元的增值稅款,這就是你公司的“銷項稅”。你公司收了這2550元增值稅額也并不歸你公司所有,你公司也要上交給國家的,所以,2550元的增值稅款也不是你公司負擔的,你公司也只是代收代繳而已。 如果你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進項稅就可以在銷項稅中抵扣。 你公司購進貨物的支付的進項增值稅款是1700元,銷售甲產(chǎn)品收取的銷項增值稅是2550元。由于你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進項增值稅可以在銷項增值稅中抵扣,所以,你公司上交給國家增值稅款就不是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而是:2550-1700=850元,所以這850元也b公司在向你公司購甲產(chǎn)品時付給你公司的,通過你公司交給國家。b公司買了你公司的甲產(chǎn)品,再賣給c公司,c公司再賣給d公司......,這些過程都是要收取增值稅的,直到賣給最終的消費,也就把增值稅轉嫁到了最終消費者身上了,所以增值稅也是流轉稅。 如果你是一名會計,從會計分錄中也看得出來: 你公司向a公司購進100件貨物時,分錄: 借:原材料1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0 貸:應付賬款——a公司11700 分錄中并沒有把收取的1700元做為公司的費用,而是做為“應交稅金”,因為你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進項稅額可以抵扣。 你公司向b公司銷售80件甲產(chǎn)品時,分錄: 借:應收賬款——b公司1755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15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550 分錄中并沒有把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增值稅款做為公司的業(yè)務收入,而是掛“應交稅金”,因為這并不歸你公司所有,而是應交給國家的稅收。 銷項稅額-進項稅額=2550-1700=850元就是要交給國家的稅收。 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xiàn)的增值額征收的一個稅種。1993年12月13日,國務院發(fā)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12月25日,財政部下發(fā)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實行增值稅的優(yōu)點:第一、有利于貫徹公平稅負原則;第二、有利于生產(chǎn)經(jīng)營結構的合理化;第三、有利于擴大國際貿(mào)易往來;第四、有利于國家普遍、及時、穩(wěn)定地取得財政收入。 一、增值稅的納稅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 二、增值稅的征收范圍 增值稅征收范圍包括:1、貨物;2、應稅勞務;3、進口貨物。 三、增值稅的稅率 增值稅稅率分為三檔:基本稅率17%、低稅率13%和零稅率。 四、增值稅的計稅依據(jù) 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的計稅依據(jù)為其銷售額,進口貨物的計稅依據(jù)為規(guī)定的組成計稅價格。 五、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1、一般納稅人的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2、小規(guī)模納稅人的應納稅額=含銳銷售額÷(1+征收率)×征收率 3、進口貨物的應納稅額=(關稅完稅價格+關稅十消費稅)×稅率 六、增值稅的納稅申報及納稅地點 增值稅納稅申報時間與主管國稅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是相聯(lián)系的。以1個月為一個納稅期的納稅人,自期滿之日起10日內(nèi)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15日為一個納稅期的納稅人,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nèi)預繳稅款,次月1至10日申報并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增值稅固定業(yè)戶向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增值稅非固定業(yè)戶向銷售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進口貨物應當由進口人或其代理人向報關地海關申報納稅。 七、增值稅的優(yōu)惠政策 1.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者銷售的自產(chǎn)初級農(nóng)業(yè)產(chǎn)品; 2.避孕藥品和用具; 3.古舊圖書; 4.直接用于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教學的進口儀器、設備; 5.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援助的進口物資、設備; 6.來料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mào)易所需進口的設備; 7.由殘疾人組織直接進口供殘疾人專用的物品; 8.銷售的自己使用過的物品(不含游艇、摩托車、應征消費稅的汽車)。 增值稅總結 一、增值稅的概念: 以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取得的增值額為征稅對象的一種稅。 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chǎn)、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huán)節(jié)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但在實際當中,商品新增價值或附加值在生產(chǎn)和流通過程中是很難準確計算的。因此,我國也采用國際上的普遍采用的稅款抵扣的辦法,即根據(jù)銷售商品或勞務的銷售額,按規(guī)定的稅率計算出銷項稅額,然后扣除取得該商品或勞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款,也就是進項稅額,其差額就是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這種計算方法體現(xiàn)了按增值因素計稅的原則。 二、增值稅的特點: 1、實行價外稅 2、劃分納稅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guī)模納稅人兩種 3、簡化征收率一般納稅人:17%、13%;小規(guī)模納稅人:6%或4%;出口貨物,適用零稅率 二、增值稅的納稅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有三種類別: (1)小規(guī)模納稅人: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簡稱年應稅銷售額)在規(guī)定標準以下,會計核算不健全,不能準確核算增值稅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的納稅人。 (2)一般納稅人:達到一定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規(guī)模(即超過小規(guī)模納稅人標準),并且是會計核算健全,能按照稅法的規(guī)定,分別核算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的單位。 (3)判定標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