鈷的浸出率可達95~96%。含鈷和銅的浸出液用電解法分出銅,而鈷和其他金屬雜質(zhì)留在溶液中。除雜質(zhì)后,將溶液中的鈷用石灰乳沉積為氫氧化鈷,再溶于硫酸中,得到高濃度的硫酸鈷溶液,終究用不溶陽極電積金屬鈷(見水溶液電解)。 參考書目 R. S. Young,Cobalt,It’s Chemistry,Metallurgy and Uses,Reinhold,New York,1960. 陳維東等編譯:《國外有色冶金工廠·鎳與鈷》,冶金工業(yè)出版社,北京,1977。 彌補 元素稱號:鈷 元素原子量:58.93 元素類型:金屬 發(fā)現(xiàn)人:布朗特 發(fā)現(xiàn)時代:1735年 發(fā)現(xiàn)進程: 1735年,瑞典的布朗特在煅燒鈷礦時得到鈷。 元素描繪: 金屬鈷呈銀白色,密度8.9克/厘米3。熔點1495℃,沸點2870℃。化合價2和3。電離能為7.86電子伏特。性硬,具有延展性,其硬度和延展性都比鐵強,但磁性較差。與釤、鎳、鋁等共熔可得良好得磁性鋼。同水和空氣不發(fā)作效果,但能迅速地為、硫酸和硝酸所腐蝕,還會緩慢地被、和所腐蝕,同一切過度元素相同體現(xiàn)變價,并生成鉻離子和有色地化合物。用來制作超硬耐熱合金、磁性合金、碳化鎢的基體或粘合劑。鈷的合金在高溫下仍能堅持其原有的強度和其他有價值的性質(zhì)。 元素來歷: 砷鈷礦和輝砷鈷礦是自然界中的首要鈷礦。把輝砷鈷礦或砷鈷灼燒成氧化物后用鋁復(fù)原制得。鈷-60通常以中子炮擊金屬鈷制取。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