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巫見大巫,由此我們便可以推斷出煤炭的形成可能與洪水有直接關系。如果沒有洪水那樣強大的力量和搬運的功能,煤炭的形成絕對不會那么集中,也不會那么優(yōu)質。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在千百萬年前的地質歷史期間,由于氣候條件非常適宜,地面上生長著繁茂高大的植物,在海濱和內陸沼澤地帶,也生長著大量的植物,那時的雨量又是相當?shù)某渑,當百年一遇的洪水或海嘯等自然災害降臨時,就會淹沒了草原、淹沒了大片森林,那里的大小植物就會被連根撥起,漂浮在水面上,植物根須上的泥土也會隨之被沖刷得干干凈凈,這些帶著須根和枝杈的大小樹木及草類植物也會相互攀纏在一起,順流漂浮而下,一旦被沖到淺灘、灣叉就會擱淺,它們就會在那里安家落戶,并且象篩子一樣把所有的漂浮物篩選在那里,很快這里就會形成一道屏障,并且這個地方還會是下次洪水堆積植物殘。ㄒ矔性S多動物的殘。┑牡胤健.敽樗撕,這里就會形成一道逶迤的堆積植物殘骸的丘嶺,再經(jīng)過長期的地質變化,這座植物殘骸的丘嶺就會逐漸地埋入地下,最后演變成今天的煤礦。
那么也許有人會問,1998年中國遭受的一場罕見的水災,為何沒有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我認為,那是因為中國目前的森林覆蓋率很低,而且有森林的地方多在高海拔地區(qū),在平原到處是糧田,幾乎到了沒有什么森林可淹的境地,只不過是淹沒了一些農(nóng)田的防護林,并且農(nóng)田防護林的樹木很稀少,而且樹木的根須又十分的發(fā)達,抓地抓得十分牢固,短時間的浸泡、沖擊不會造成多大危害。而森林中的樹木就不同了,很多樹木都擠在一起生活,它們?yōu)榱宋程柕哪芰浚疵赝祥L,根須并不發(fā)達,一旦一處樹木被洪水連根撥起,就會連帶成片的樹木被洪水毀掉,就如同放木排一樣,順流漂浮而下,勢不可擋,最后全部堆積在一個地方。
另外,由于人類對大自然認識的增強,抵御突發(fā)性自然災害的能力不斷提高,興修水利,筑起堅固的堤壩,加固江堤、河堤,大大地減緩了兇猛洪水的沖擊力,泛濫的現(xiàn)象少了,甚至乖乖地聽從人類的召喚,并把兇猛的洪水變成了電能、動能、熱能,造福于人類,服務于人類社會。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