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南美礦業(yè)擾動增多 銅礦供應再遇考驗 |
|
賣方市場情境下,供不應求,供應曲線斜率上升,供應剛性抬升的階段,銅礦產能已經充分利用,邊際產能對價格的影響開始體現(xiàn)。 一般來說,銅的全球期現(xiàn)貨市場被看作趨近于完全競爭市場,基本符合傳統(tǒng)經濟學理論中完全競爭市場的基本假設,包括存在大量買者和賣者,產品同質性強,資源流動性,信息完全性等等。但在供應出現(xiàn)短缺,生產和運輸開始集中的階段,銅產業(yè)鏈特別是靠近于上游的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有利于壟斷和尋租的因素。主要的銅資源國,典型如秘魯和智利,及當?shù)氐墓M織,社區(qū)團體等,有動力通過尋租活動加強壟斷地位,以謀求非生產性利潤。 一般認為,壟斷的基本原因是進入障礙,銅礦生產也具備這樣一種特點,這種障礙一是高額的固定成本使得新進廠商難以進入;二是銅礦從勘探、可研、建廠投產需要數(shù)年時間,即使有新進廠商,在中短期也無法影響銅礦的供應。由于周期性的原因,完全競爭市場存在大量賣者的假設被顯著削弱,呈現(xiàn)出階段性的壟斷特征,這種壟斷既有自然壟斷的性質(少數(shù)供應商更有效率),又有資源壟斷的性質(關鍵資源由少數(shù)企業(yè)和國家所有)。 傳統(tǒng)的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壟斷主要帶來兩個方面的危害,一是影響供需關系的正常修復,在尋租和壟斷行為影響下,產量往往低于供需平衡所需產量,供需關系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被扭曲。二是導致有效投資不足,壟斷企業(yè)或組織能通過尋租獲得利益,阻礙了效率提高,削弱了加大投資擴大產能的積極性。秘魯央行報告顯示,受到種種抗議活動影響,秘魯?shù)V業(yè)投資下降。今年礦業(yè)投資下降約 1%,2023 年下降 15%。智利情況類似,一些礦業(yè)公司已暫停了在智利的投資決定。 尋租的目的在于加強壟斷行為,影響定價并從中獲利。不可避免的由于相對低效,面臨著競爭者約束。從更長時間和全球礦業(yè)競爭的維度來看,由于價格被拉到高于(完全競爭條件下)供需平衡的價格,對新進廠家有高價格激勵。以銅礦供應而言,典型的就是中資銅礦商的增資擴產行為增多,從整個周期來看,將會出現(xiàn)全球銅礦供應版圖的重大遷移。 三、銅市場邏輯與價格展望 落實到價格上,南美的銅礦生產擾動,直接結果是銅精礦產量下降。智利和秘魯兩國銅礦全球占比近五成。截至 5 月底南美銅礦產量損失就超過 25 萬噸, 且由于投資不足的影響,中長期生產能力也相應受到抑制。 實際的銅礦加工費走勢已經開始反映南美銅礦生產的擾動。銅礦加工費 TC 是銅礦與精煉銅之間的價差。銅礦加工費從 4 月底最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
關鍵詞: 銅 |
【字體: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