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開采即用一定的開采工藝,按一定的開采程序,剝離巖石,采出礦石的方法,露天開采與其他的開采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今天我們就了解一下關于露天開采的相關知識。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礦權知識多多關注礦權交易和礦權轉讓的信息。 露天開采的含義: 當礦體埋藏較淺或地表有露頭時,應用露天開采最為優(yōu)越。與地下開采相比,露天開采優(yōu)點是資源利用充分、回采率高、貧化率低,適于用大型機械施工,建礦快,產量大,勞動生產率高,成本低,勞動條件好,生產安全。但需要剝離巖土,排棄大量的巖石,尤其較深的露天礦,往往占用較多的農田,設備購置費用較高,故初期投資較大。此外,露天開采,受氣候影響較大,對設備效率及勞動生產率都有一定影響。隨著開采技術的發(fā)展,適于露天采礦的范圍越來越大,可用于開采低品位礦床和某些地下開采過的殘礦。對平緩礦床(一般礦層傾角小于12°)采用倒堆、橫運或縱運采礦法。對于傾斜礦床采用組合臺階、橫采掘帶或分區(qū)分期開采的方法。 露天開采的作業(yè)內容: 主要包括穿孔爆破、采裝、運輸和排土。這四項工作的好壞及它們之間的配合如何,是露天采礦的關鍵。穿孔爆破是在露天采場礦巖內鉆鑿一定直徑和深度的定向爆破孔,以炸藥爆破,露天開采對礦巖進行破碎和松動。穿孔設備主要有沖擊式鉆機、潛孔鉆機和牙輪鉆機等,多用銨油炸藥、漿狀抗水炸藥和乳化炸藥及粒狀乳化炸藥,采裝工作是用人工或機械將礦巖裝入運輸設備,或直接卸到指定地點的作業(yè)。常用的設備是挖掘機(有多斗和單斗兩類)、輪斗鏟和前端式裝載機,廣泛采用的為單斗挖掘機。運輸工作是將露天采場的礦、巖分別運送到卸載點(或選礦廠)和排土場,同時把生產人員、設備和材料運送到采礦場。主要運輸方式有鐵路、公路、輸送機、提升機,還有水力運輸和用于崎嶇山區(qū)的索道運輸。選擇運輸方式必須綜合考慮地形、地質、氣候條件,露天礦生產能力,開采深度,礦石和圍巖的物理力學性質等,經過全面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合理的運輸方式。排土工作系指從露天采場將剝離覆蓋在礦床上部及其周圍的大量表土和巖石,運送到專門設置的場地(如排土場或廢石場)進行排棄的作業(yè)。排土方法依其排土設備的不同,分為推土犁推土、推土機排土、前裝機排土和拖拉鏟運機或索斗鏟排土等。推土場應選擇在盡量靠近采礦場,少占農田的位置,有條件的應放置在山谷、洼地處,注意環(huán)境保護和造田、還田。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