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 在西部高原凍土區(qū)治理地質災害,必須建立并落實安全健康應急救援預案。 8.2.4 在北部平原沙漠區(qū)治理地質災害,必須建立并落實安全健康應急救援預案。 8.2.5 根據地質災害分布位置和活動規(guī)律,必須建立地面沉降等各類地質災害觀察與預報制度。 8.3 地質災害預防 8.3.1 首先在日常的工程經濟活動中特別是在易于誘發(fā)地質災害的環(huán)境條件下,盡可能避免破壞,并注意增強對地質環(huán)境的原有安全穩(wěn)定狀態(tài),以免誘發(fā)地質災害。 8.3.2 躲避:就是不讓受災對象向已有的或可能的危險區(qū)內進駐。 8.3.3 撤離:是將已處于危險區(qū)內的受災對象撤離出危險區(qū)。 8.3.4 治理:通過工程措施制止致災作用的發(fā)生或控制致災作用活動進程,使之不能加害于原危險區(qū)內的受災對象,所以災害治理也叫災害控制。 8.4 應急救援措施 8.4.1 當?shù)厝嗣裾⒓窗吹刭|災害防災預案中預定報警、疏散、避災、應急搶險方案實施,果斷做出應急處理,并立即向上級人民政府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報告災情。 8.4.2 迅速了解災情,視災情級別確定其相應負責的政府(省級、地市級、縣級)及有關部門組織協(xié)調,落實防災預案的實施,發(fā)生重大地質災害后,在逐級上報災情的同時要直接報國土資源部。 8.4.3 當?shù)厝嗣裾杆俳M織力量赴現(xiàn)場調查,了解災害發(fā)生的原因、發(fā)展趨勢,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以防災情的進一步擴大,并編制專門的調查報告報上級政府和地礦主管部門。 8.4.4 在當?shù)厝嗣裾慕y(tǒng)一領導下,各有關主管部門有條不紊的按預案實施避災和搶險救災,各負其責,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損失。 8.4.5 政府要幫助災區(qū)在災后盡快恢復生產、生活設施。同時作出地質災害防治對策,措施越早越好,該搬遷的就必須搬遷。該實施治理工程的就必須進行治理。 9 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及遙感地質 9.1 地球物理 9.1.1 電法勘探 9.1.1.1 電法儀器外殼、旋鈕、插孔等與人身接觸部位其內線絕緣電阻應大于100mΩ/500V。 9.1.1.2 用發(fā)電機作電源時,必須配有可調的平衡負載,嚴禁空載和超載。其電路與外殼的絕緣電阻應大于5mΩ/500V,發(fā)電機外殼對地絕緣電阻應大于10 mΩ。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