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鋅粉置換法,就是將鋅粉與含金溶液混合,金被鋅置換后堆積,然后過濾,金粉與過剩的鋅粉進入濾餅(即化金泥),與脫金后液別離。其根本原理同鋅絲置換法。因為鋅粉單位分量的表面積比鋅絲大得多,所以鋅粉置換法的功率比鋅絲置換法大得多。 在出產實踐中,含金溶液在置換堆積之前,一般用脫氧塔脫氧。 鋅粉置換的設備聯(lián)絡。鋅粉和含金脫氧溶液給入混合槽混合,然后經過槽底部的管自流下鋅粉置換堆積器進行堆積和過濾,此刻在真空泵吸力的效果金泥堆積于濾布上,而脫金溶液則透過濾布經由支管和總管排出。金泥的卸出是間歇進行曲,進行接連置換堆積時需有2~3個替換用的鋅粉置換堆積器。 鋅粉是用提高的辦法使鋅蒸氣在大容積的冷凝器中敏捷冷卻而制得的,粒度小于0.01毫米,很易氧化,因此在運送或儲存中有必要嚴厲密封。 7.炭漿法 炭漿法(Carbon in Pulp,簡稱CIP),是從完結化浸出的礦漿頂用活性炭吸附收回金的一種新工藝。1973年國際上榜首個工業(yè)化CIP廠在美國霍姆斯塔克金礦投產,這以后被敏捷推行至國際各國。其工藝進程是: 圖 CIP典型工藝流程圖 (北京浩沃特礦業(yè)技能有限公司 制作) (1)預處理:化礦漿在吸附之前要篩分除掉粗顆粒物料(如砂粒)和木屑等,避免這些雜質影響吸附及載金活性炭與脫金礦漿的別離,也避免活性炭磨損加快及脫金活性炭再生困難;活性炭在進入吸附槽之前,也應預磨以磨掉尖角和棱邊。如不預磨,這些碎屑將進入脫金礦漿中形成金的丟失。 (2)吸附:往經充沛浸出的礦漿中參加活性炭,活性炭吸附化礦漿中的金而成為載金炭。吸附在吸附槽(炭漿槽)中進行。吸附槽有多種。處理含泥較細的礦漿,宜選用低速中心拌和的普通多爾型槽;處理粒度較粗的礦漿,宜用巴丘克空氣拌和槽。出產中吸附槽串聯(lián)運用。吸附完結后,運用炭漿槽上裝有的篩子將載金活性炭和脫金礦漿別離。 (3)解吸:對從脫金礦漿中別離出來的載金炭進行脫金處理稱解吸。常用的解吸辦法有常壓解吸法和加壓解吸法。解吸在解吸柱中進行,將用清水洗凈的載金炭裝入解吸柱,再用4%的NaCN和2%的NaOH水溶液浸沒炭層,在常壓或加壓條件下加熱至90℃~95℃,2~4小時后開端用水洗刷金,悉數解吸時刻為12~24小時。解吸后得到富含金的解吸液和解吸炭。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