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酸法和堿法地浸存在的不足,在溶浸劑方面開展了中性(或弱酸堿性)浸出的研究。浸出條件pH=6.5~8.0,實際上是使用碳酸氫鹽浸出。目前所有的地浸礦山均使用碳酸氫鹽作為溶浸劑(同時適當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鈉),其最顯著的優(yōu)越性就是地下水治理比較簡單、費用低。
與此同時,以酸法地浸采鈾技術而著稱的獨聯(lián)體國家針對礦石碳酸鹽含量較高(大約2%)的鈾礦床開展了微酸浸出研究,即利用低濃度的硫酸溶液(同時采用空氣作為氧化劑)與礦石中的碳酸鹽反應,再與礦石中的鈾礦物反應,生成碳酸鈾酰。不難看出,微酸浸出的實質是碳酸氫鈉浸出,與采用CO2作為溶浸劑、O2作為氧化劑的堿法地浸工藝是一致的。因此,微酸浸出工藝是酸法與堿法地浸的交匯點。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