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名稱:白鉛礦 Cerussite
采集地點(diǎn):中國云南石屏
礦物概述
化學(xué)組成:Pb[CO3],PbO83.53%,CO216.47%,有時(shí)含Ca,Sr和Zn;
鑒定特征:白鉛礦,可以從比重很大,白色,具金剛光澤和可以與硝酸反應(yīng),產(chǎn)生氣泡的特性當(dāng)中,予以鑒定;
成因產(chǎn)狀:產(chǎn)于鉛鋅礦床氧化帶,是方鉛礦氧化成鉛礬后,再受碳酸水溶液作用而形成的。常與磷氯鉛礦共生;
著名產(chǎn)地:世界著名產(chǎn)地有美國賓夕法尼亞州(Phoenixville,Pennsylvania);捷克Bohemia的Mies;俄羅斯西伯利亞的Nerchinsk;意大利的Sardina島;非洲Tunis;西南非的Tsumeb;澳大利亞NewSouthWales的BrokenHill和德國Hessen-Nassau的Ems等地。
名稱來源:Cerussite一字,來自拉丁語cerussa,指白色的鉛(Whitelead),人造碳酸鉛鹽的舊用術(shù)語;
晶體形態(tài)
斜方雙錐晶類,晶體常依發(fā)育成板狀,片狀。主要單形有平行雙面b;c,斜方柱m等,斜方雙錐。
晶體結(jié)構(gòu)
晶系和空間群:正交晶系,Pmcn;
晶胞參數(shù):a0=5.15Å,b0=8.47Å,c0=6.11Å;
粉晶數(shù)據(jù):3.593(1)3.498(0.5)2.487(0.32)
物理性質(zhì)
硬度:3.0-3.5
比重:6.4-6.6g/cm3
解理:不完全柱狀解理
斷口:貝殼狀斷口
顏色:白色或灰色,含鉛的包裹體時(shí)也呈灰色、淺綠色或藍(lán)色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