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石的成因 漢中香石有香味是客觀存在的,但其成因卻令人費解。 劉大同芝叟著《古玉辨》一書中有一段關于香石的記述:“古玉出土,含有香氣者,世不恒見。余昔存一玉,白色方形,長二寸六分,方五分,云雷花紋極精深。余佩之有年,因調查國界,渡松花二道江,乘獨木衛(wèi)護,將登岸,跳板一躍而下,不覺系玉之繩墜斷,將玉落于水邊,旋令隨從護兵十余人,入水尋覓,終不能獲,今三十余年矣,每一念及,為之悵悵,因香玉之不易得故也。按此種玉入土時,必臨于奇南或松香、樟腦、檀香、沉香等物所結而成,有謂受地中硫磺所沁,亦未可知,但非用手把玩,至玉不涼時,其香氣不出也。”此段記述表明出土古玉有帶香味者,但非常罕見珍貴不易得,推測其香味是出于附近的松香、樟腦、檀香、沉香(奇南)等物的沁入而成。 從理論上來分析,天然界形成的巖石是無機物,不可能有什么香味,如有香味只能是在巖石形成后有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