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下游南地背斜:該帶東段以接觸交代型和熱液型礦床為主,在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巖與晚古生代至中三疊世的碳酸鹽巖接觸帶,形成接觸交代型銅鐵礦床,共生或伴生金,儲量巨大。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最長可達千余米,厚度中等,延深百米左右。礦石為含金硫化物型,如銅陵市天鵝抱蛋和馬山-天山金礦;也可產于侵入體內部,如大冶陳子山。湘西北地區(qū)的層控熱液型金礦床有沅陵縣沃溪大型金銻礦床、新邵縣龍山金銻礦等,以金、銻共生為特色;熱液型金礦床有平江縣黃金洞、萬古等礦床。此外,在贛東北的德興銅礦田中,伴生金儲量巨大!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