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早白堊世最大的聚煤盆地群,主要分布于內(nèi)蒙古范圍內(nèi),廣布于內(nèi)蒙古的東部和中部,又可以分為北側(cè)的海拉爾盆地群和南側(cè)的二連盆地群。 海拉爾盆地群包括大小盆地30個(gè),含煤地層為扎賚諾爾群,下含煤段含煤5~20層;總厚10~90m; 上含煤組含煤3~4層,總厚10~80m,其中主煤層一般厚10~50m。東南方向部分發(fā)育上、下兩個(gè)含煤組,向西北方向多數(shù)僅有下煤組。主要煤盆地包括扎賚諾爾、伊敏、大雁等。 二連盆地群包括大小盆地118個(gè),含煤地層為巴彥花群,下含煤段含可采煤8~13層,可采煤總厚45~80m;上含煤段含可采煤6~9層,可采煤總厚120m,其中6號(hào)煤層最大厚度可達(dá)114m。其中下含煤段主要分布于東部,上含煤段分布廣泛。有代表性的煤盆地包括霍林河、巴彥花、勝利、巴音寶力格等。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