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西區(qū)域哈哈開裂呈北北東走向直通礦區(qū),操控著含礦雜巖體的產出和礦帶的展布,次級開裂、節(jié)理直接操控礦體的產出。礦帶呈北北東向,長2600m,由雜亂脈狀及網脈狀稀土礦脈組成。經勘查已開端圈定出礦體64個。礦體一般長200~700m,最長1000余m;一般厚約5~30m,最厚部位達100.57m;沿歪斜延深數10m至400余m,均勻含稀土氧化物1.07%~5.77%。 礦石類型,按含稀土礦藏品種區(qū)分為氟碳鈰礦型、硅鈦鈰礦-氟碳鈰礦型和氟碳鈣鈰礦-氟碳鈰礦型。供工業(yè)使用的首要是氟碳鈰礦型礦石。礦床類型為中低溫熱液型稀土礦床(袁忠信等,1995)。 (四)江西七○一重稀土礦 礦區(qū)坐落江西省南部。由江西省地質局九○八地質大隊四分隊,在展開1∶5萬區(qū)域普查找礦過程中,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發(fā)現并進行勘查的。因在1971年處理了該礦床稀土的賦存狀況,并開端必定了礦床的工業(yè)價值而將礦區(qū)定名為“七○一礦”。勘探從1972年10月開端,至1973年12月完畢,并編制了勘探陳述。后經江西省礦產儲量委員會檢查,核批重稀土氧化物儲量到達大型規(guī)劃。 七○一重稀土礦,屬淋積型礦床。成礦母巖為花崗巖,巖體近似橢圓形,由中粒白云母鉀長石-堿性長石花崗巖和中粒黑云母鉀長石花崗巖組成。巖體鈾-鉛同位素年紀為124Ma,屬燕山晚期產品。巖體含稀土豐度高,首要稀土礦藏為氟碳鈣釔礦、磷釔礦、煢居石,此外還有砷釔礦、氟碳鈣鈰礦等。淋積型礦體大部分暴露地表,只要少數地段被殘坡積層掩蓋。隨剝蝕和腐蝕的強度而變異,具有山頂和山脊厚、山腰次之,山腳較薄的遍及規(guī)則。在勘探區(qū)內礦體厚度一般為9.70~10.2m,最大厚度達29m。礦化接連均勻,稀土氧化物檔次比原巖高出近3倍。稀土的分配以重稀土為主。礦石選冶功能杰出。礦區(qū)地處低山丘陵地帶,礦體暴露,均處在當地腐蝕基準面以上,具有優(yōu)勝的露采條件。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