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悉,日前,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布了三季度財報,盈利5.75億美元。相對于去年第三季度的凈虧損,實現(xiàn)扭虧。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73.24億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長6.98億美元;金調整EBITDA(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30.23億美元,較上季度增長26.9%。
2015年,淡水河谷由盈轉虧,巨虧121.29億美元,創(chuàng)下1986年以來的最大虧損。進入2016年后,淡水河谷步入好轉,前兩個季度分別取得凈利潤17.76億美元、11億美元。
淡水河谷的盈利,得益于鐵礦石在今年的完美逆襲。在去年一跌再跌的鐵礦石目前已大致經歷了四輪上漲短周期,而就在去年12月,鐵礦石價格觸到十年最低。大商所鐵礦石主力合約1701本周盤中觸及487.5元/噸,刷新2015年1月以來最高價,今年累計漲幅逾50%。
一名鐵礦石分析師表示,“淡水的盈利在預期之中,主要受益于現(xiàn)貨價格的上漲和其對成本的有效削減。”該分析師表示,鐵礦石在今年的上漲“主要因為鐵礦供應有一定下調,沒有預期的擴大;另外地產基建興起而增加了需求。”
而另有分析認為,今年鐵礦石價格的大幅反彈背后的推手是焦炭的暴漲。鐵礦石、焦炭均為鋼廠原材料,同屬黑色產業(yè)鏈,焦炭的暴漲被認為有利于鐵礦石價格的攀高。
淡水河谷方面也表示,公司第三季度取得的良好業(yè)績,得益于鐵礦石價格的上漲,以及鎳銅價格的上漲、化肥銷量的提升、黑色金屬銷量的提升。
盡管鐵礦石價格有所回升,但和其他礦業(yè)巨頭一樣,淡水河谷仍然在降低成本、削減開支方面下功夫。2016年前三季度,淡水河谷成本和費用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1.80億美元,主要得益于成本削減項目和匯率波動,但由于銷量增長抵消了部分。
淡水河谷在第三季度的資本支出總計12.57億美元,較上季度減少1.11億美元。用于項目執(zhí)行的投資總額為7.41億美元,其中5.30億美元于S11D項目相關;維護性資本支出為5.16億美元,較上季度增長了11.4%,原因在于下半年投資相對集中。
淡水河谷S11D項目是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項目,位于巴西北部帕拉州的卡拉加斯礦區(qū)?偼顿Y額接近200億美元,年產量達到9000萬噸,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項目,該項目原本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投產。淡水河谷在三季度財報中提到,S11D項目還在進行中,該項目已于本季度完成了熱試,預期將于今年第四季度投產,并計劃于2017年第一季度完成首批產品的銷售。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