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yè)大學教授秦波濤:為礦工安全保駕護航 |
|
秦波濤主編的《礦井火災防治》教材已幾易其稿,但他依舊不滿意。他說:“我必須把這幾年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經(jīng)典案例等補充進來。要打造一流學科、一流的人才,一定要有一流的教材。” 作為研究生導師,秦波濤表示,學生和老師絕不是老板和雇員的關(guān)系,要關(guān)心學生的成長,只有真心才能換來真心。 史全林是材料學院過來的碩士研究生?鐚I(yè)本是他學術(shù)上的短板,但秦波濤從這個“短板”考慮,讓他從事煤礦用防滅火材料的課題研究。在秦波濤的指導和幫助下,史全林從大四上學期就開始進入實驗室跟隨導師和博士生一起做實驗,并代表課題組參加了第十四屆“挑戰(zhàn)杯”比賽。在整整一年的備賽過程中,秦波濤參與了每個環(huán)節(jié),從填寫申報書到完善研究報告,再到指導學生做PPT,傳授答辯技巧。最終,史全林以及團隊榮獲“挑戰(zhàn)杯”全國三等獎。 中國礦業(yè)大學很多同學都是農(nóng)家子弟。當?shù)弥腥艘蚣彝ダщy不能安心學習時,秦波濤主動拿出一部分工資在實驗室設(shè)立了貧困學生助學基金,有困難的學生借,等有錢了再還回來,從而免除了他們生活上的后顧之憂,使其能在學習及科研上投入更多精力。 秦波濤對學生要求很嚴格:研究生必須按照上班制度到實驗室學習;每兩周進行一次全體實驗人員參加的科研探討會議,在會上匯報近期所從事的研究工作。 學生周群無比欽佩地說:“秦老師具有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時常教導我們‘事無小事、細節(jié)決定成敗’。有次秦老師和我在辦公室探討匯報PPT一直到深夜,在此過程中,我切實體會到了秦老師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 在秦波濤的身體力行感召下,他的學生都異常勤奮刻苦,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博士生張雷林畢業(yè)后來到安徽理工大學,第一年就發(fā)表4篇SCI論文,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去年教師節(jié)時,他無比誠懇地跟秦波濤說:“秦老師,您那時的嚴格要求是對大家好,否則我們可能就光顧著玩了!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艱險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采訪交流中,秦波濤再三表示,自己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理想目標還有很遠的路要走,煤炭的很多科學技術(shù)問題還沒有解決,作為礦大人,唯有勤奮刻苦,多出成果,多為煤炭行業(yè)做貢獻,才能擔負起這代人應(yīng)有的重任。上一頁 [1] [2] [3] [4] |
關(guān)鍵詞: 中國礦業(yè)大學|教授秦波濤|礦工安全|保駕護航 |
【字體: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頁】 【關(guān)閉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