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方面專家一再強調,目前俄政府已經盡全力在解決金融危機對俄羅斯企業(yè)的影響。特別是對石油企業(yè),俄羅斯政府已經出臺了優(yōu)惠的政策在協(xié)助他們度過困境。
油價困局
李中海還向本報透露,中俄邊境原油管道在俄羅斯境內的管道建設費用將由俄羅斯石油管道公司出資完成,而中國境內的石油管線由中石油出資建設。
從目前管道疏通狀況來看,太平洋供油管道的工程過半,該工程全場4000多公里,西起東西伯利亞的泰舍特,東至俄羅斯太平洋沿岸的科濟米諾灣。“一期工程全長2694公里,從泰舍特延伸至斯科沃羅季諾!崩钪泻1硎。
盡管管道工程建設順利,但國際油價的劇烈波動引發(fā)了變局。
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是,國際市場的石油價格不斷下跌,俄政府對于石油出口征稅也非常高,這導致了俄羅斯石油企業(yè)的利潤急劇下滑。
“如油價低于每桶70美元,俄羅斯的實體經濟將面臨巨大挑戰(zhàn)。”李中海說。因此從長遠來講,俄羅斯石油能否以穩(wěn)定的價格供應出去,成為一個現實問題。11月18日的最新消息顯示,俄羅斯已計劃下個月削減三分之一石油出口義務。
李中海還介紹,俄羅斯希望將每年1500萬噸管道供油用于供給中俄東方石化(天津)公司。中俄雙方成立的公司中,中石油集團占股51%,俄羅斯石油公司占股49%。如此一來,雙方利益則捆綁在了一起,談判的難度在理論上降低了不少。
對于未來,俄羅斯媒體稱,此次中俄雙方的商業(yè)合同將在11月25日前準備完畢,2009年3月1日前正式簽署。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集團)也對中國媒體稱,盡管雙方在貸款利率和貸款擔保上未能達成共識,但仍希望在11月25日前完成合同。
“由于原油開采成本、管道建設費用的增加以及國際市場石油價格的變動,中俄石油管道的談判應當采取更加靈活的機制,僵持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爆F代國際關系學院王儷久博士建議說。(金融界)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