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全球經(jīng)濟吃緊、國際油價走低之際,沉寂了一段時間的“天然氣歐佩克”猜想又風云再起。 10月21日,俄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總裁米勒在德黑蘭同伊朗石油工業(yè)部長諾扎里和卡塔爾能源工業(yè)部長阿爾阿蒂亞舉行了閉門會議后宣布,作為世界天然氣主要供應國,3國正式成立“天然氣三巨頭”,并已就成立“天然氣歐佩克”事宜達成原則一致。
據(jù)業(yè)內(nèi)人士估算,俄羅斯、伊朗、卡塔爾3國的天然氣儲量占世界天然氣總儲量的65%以上,開采量約占世界天然氣開采總量的27%。如果這3個國家果真牽頭組建“天然氣歐佩克”,那么世界天然氣市場的總體格局可能發(fā)生根本性變化。
真真假假的“天然氣歐佩克”
在21日的閉門會議后,米勒對外界稱:“我們決定,今后要更加密切地磋商?梢哉f,今天我們成立了‘天然氣三巨頭’。我們此舉的目的就是要確保世界天然氣供應。為此,3國高級代表將成立專門委員會,促進包括天然氣勘探、開采、加工和銷售在內(nèi)的一系列聯(lián)合項目的落實!
據(jù)卡塔爾能源工業(yè)部長阿爾阿蒂亞透露,世界天然氣出口國論壇可能會在下次會議上確認成立“天然氣歐佩克”。 讓人頗為疑惑的是,就在半個月前,俄羅斯外交部第一副部長杰尼索夫10月8日曾公開表示,包括俄羅斯在內(nèi)的世界天然氣輸出國暫無計劃成立“天然氣歐佩克”。 實際上,俄羅斯和伊朗等國的高官最近一段時間就成立“天然氣歐佩克”問題的表態(tài)是前后矛盾、極其不一致的。
虛虛實實的“天然氣歐佩克”
目前,天然氣生產(chǎn)國通過天然氣出口國論壇這一非正式組織的形式協(xié)調(diào)相互之間的行動。 該論壇于2001年在伊朗舉行首次會議,其成員包括俄羅斯、伊朗、委內(nèi)瑞拉、卡塔爾等世界上主要天然氣出口國。論壇成員國能源部長每年舉行會晤,就成員國之間的天然氣產(chǎn)量、運輸及銷售等問題進行磋商和交換意見。據(jù)悉,該論壇11月18日將在莫斯科舉行成員國部長級會晤,似乎要對“天然氣歐佩克”問題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
組建“天然氣歐佩克”的想法,是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nèi)于2007年1月首次提出的。隨后,普京在當年2月也表示,成立“天然氣歐佩克”是個“挺有意思的想法”。 在2007年4月的多哈天然氣出口國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前,曾一度風傳“天然氣歐佩克”成立,但由于種種原因而未果。不過這次會議決定,參加國指派一個高級專家組研究成立“天然氣歐佩克”的可行性,并向論壇會議提交報告作為討論基礎。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