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傳出全球三大礦商之一的巴西淡水河谷將在中國與馬來西亞設立“虛擬礦場”,其中在中國設一個全國性的分銷中心計劃,以40萬噸級的“中國型”散貨船將巴西生產(chǎn)的礦砂運到中國分銷;另個亞洲分銷中心馬來西亞則以輸往臺灣、韓國、日本為主,這項計劃將對未來散貨船市場運輸模式產(chǎn)生巨大影響,散貨船公司未來投資標的也將做出調(diào)整。
中鋼運通高層分析,淡水河谷過去銷售對象以歐洲鋼廠為主,現(xiàn)在歐洲礦場多減產(chǎn),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正快速擴張,巴西礦商自然想加強在亞洲的銷售,但是因為生產(chǎn)礦砂的西澳洲到中國僅約10天航程,巴西到中國卻要30天以上航程,因此企圖透過超大型船舶運送礦砂節(jié)省運費。
裕民航運總經(jīng)理王書吉指出,根據(jù)市場上訊息,淡水河谷在馬來西亞甚至中東都有設分銷中心計劃,配合這項計劃,淡水河谷去年已經(jīng)向江蘇熔盛重工訂造12艘40萬噸級散貨船,另外傳出在韓國也有建造同級船,預計2011年開始交船,加上在市場上已經(jīng)15艘現(xiàn)成船和近10艘其它新船,為這項計劃正積極部署中。
淡水河谷正在與中國港口進行接觸,一般認為青島港機會最大,中國航運副總經(jīng)理洪順地認為,青島港本身利用率已經(jīng)很高,目前董家口啟動的4個40萬噸級碼頭的建設,應該是淡水河谷選中的標的。
散貨船走向中小型化
臺灣航運公司高層都認為,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在亞洲設分銷中心計劃如果成功,未來散裝船會走中小型化趨勢,中鋼運通方面甚至認為這是革命性的巨變,長期來看一般航商的營運空間會被壓縮。
中鋼運通指出在馬來西亞的銷售中心預計2012年啟用,過去中鋼需要以海岬型船到巴西運貨,航程長達34到36天,未來航程縮短了,到馬來西亞僅需6天時間,就不需要用太大的船去裝貨。
王書吉認為,澳洲方面也不會坐以待斃,對于淡水河谷的積極作為也會有所因應,以淡水河谷的計劃來看,未來散裝船是有可能中小型化,周慕豪也認同這一點,不過要看事情進展的速度與后續(xù)發(fā)展。(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