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的小煤窯問題,似乎是一個早已嚼爛了的話題:小煤窯泛濫成災,它們破壞資源, 污染環(huán)境,戕害生命,沖擊市場,在地方保護主義和腐敗的雙重保護下關而不停,禍害不止 。為了更深刻地理解并更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有必要作深層次分析。
1 調整國家宏觀政策
曾幾何時,煤炭在我國是極短缺產品,供不應求。 從宏觀上看 ,以煤炭為主的能源不足是制約國民經濟發(fā)展的瓶頸。在此大背景下,國家出臺政策, 鼓勵上小礦,有水快流,迅速增產。大礦投資大建設期長,遠水解不了近渴。小礦投資少見 效快,對緩解煤炭緊缺局面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此,小礦破壞資源、污染環(huán)境、死傷嚴重的 問題也被其正面效果掩蓋了起來。1997年之后,煤炭市場急轉直下,嚴重供大于求,小礦的 問題便暴露出來,而且與大礦爭奪市場,對大礦造成沖擊。煤炭過剩,原因之一就是當初鼓 勵小礦的措施太猛,又因為慣性太大,給目前的關停造成了困難。此點應引為教訓,F在關 停小礦,包括關停非法小窯,也屬國家宏觀調控。2002年春節(jié)期間,在作為產煤大省的山西省,由于關停整頓小煤礦,造成煤源吃緊,煤價猛漲,有的地方竟?jié)q了好幾倍,給用戶造成負擔。
2 改變國家資源政策
非法小煤窯實施掠奪式開采,破壞資源,造成很大危害。即使合法的小礦,資源采出率也是 很低的,大量的儲量被浪費掉了。煤礦不愛惜資源,主要因為資源的使用是無償的。煤炭資 源屬于國家。由國家無償劃撥給開采單位。非法開采,資源當然也是無償的。無償得來的東 西,很難做到十分珍惜。開征資源稅,打破了資源無償使用的格局。 最好的辦法,是國家把資源賣給企業(yè),而且要按市場價賣、花高價買來的 資源,企業(yè)會萬分珍惜。國家防止或制止小煤窯的偷采會更認真更理直氣壯,也更容易訴諸 法律 。大礦的儲量是按市場價買來的,而不是無償劃撥的,對此,小窯主也得另眼相看,不會像原來那樣心里不平衡,偷大礦不再等于偷國家。小礦的儲量也得花錢買,由此,小礦主得作長久打算,盡量回收資源,加大安全投入。群死群傷,對礦工來說是災難,小窯主也得付出慘重的代價。發(fā)達國家在煤炭資源管理方面已走出了成功的路子,許多成果可供借鑒。
3 解決貧困人口問題
小煤礦因死人太多,被稱為吃人窯。2001年全國煤礦發(fā)生死亡事故3082起,死亡5670 人,鄉(xiāng)鎮(zhèn)煤礦全年死亡3645人。實際上,鄉(xiāng)鎮(zhèn)煤礦死亡遠不止3645人,到底是多少,恐怕誰 也說 不清,因為瞞報死亡事件相當普遍。發(fā)生特大死亡事故尚竭力隱瞞,零星死亡事 件就更不用說了。既然小煤礦如此危險,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到小煤 礦干活呢?愚昧,不懂得其中的危險,這只是少數情況,大多數人懂得其中的危險,知道自 己是提著腦袋下井,但還要下,就是因為太窮,不得不賭命。他們不僅知道煤礦危險,而且 知道一旦自己死亡或受傷,自己及家人會陷入滅頂之災,因為礦主給的賠償金是極其微薄的 。死于小煤礦的人,幾乎一律是民工,是貧苦的農民,這些人沒有什么特長,只能靠力氣掙 錢,掙錢的門路少,不得不從事最危險的工種。有的民工在瓦斯爆炸中死里逃生,但還要繼 續(xù)在小煤礦干下去。2001年,山西大同某小煤礦發(fā)生瓦斯爆炸,造成群死群傷,一民工逃脫 出井,沒有受傷,卻舍不得尚在井下的騾子(價值約2100元),返到井下找騾子,結果一去不 回。我國仍是發(fā)展中國家,城市化水平仍然很低,貧困人口較多,尤其廣大農村貧困人口多 。農民創(chuàng)收門路少,家庭一般有兩個子女,生活負擔比較重。 大量貧困人口的存在,使小煤窯能得到源源不斷的勞動力,死傷一批,事后自有人補 充,而且工資和死傷撫恤金都極其低廉。關停小煤礦,斷礦主的財路,同時也關掉了許 多民工的生計。如果貧困人口少了,就不會有那么多人涌向小煤窯。小窯勞動力短缺或勞動 力成本上升,都有利于遏制小窯的發(fā)展。小窯無利可圖,自會不關自停。怎樣減少貧困人口 呢?要加快發(fā)展國民經濟,增加社會總財富,更要改革社會分配體制,遏制兩極分化,增加 農民收入,減輕農民負擔,還要加大扶貧力度,加強捐資助學,培訓農民以提高其就業(yè)技能 等。總之,通過管理的力量,大幅度減少貧困人口,別讓農民因為貧困而到小煤窯里去賭命 。提高全民族人口質量,同樣迫切。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