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金為正黃色,當金中含有雜質時,色彩會隨之改動。含銀量添加色彩變淡,含銅量添加色彩變深。金粉碎成粉末或碾成超薄金箔時,色彩可呈青紫色、赤色、紫色乃至深褐色到黑色。 金的延展性在任何溫度下都比其他金屬好。它的延伸率為39%,抗拉強度為23kg∕mm2,可將金碾成千分之一毫米的金箔,拉成比頭發(fā)絲還細的金絲。但當其間含有鉛、鉍、碲、鎘、銻、砷、錫等雜質時會變脆。如金箔中含鉍達0.05%時,乃至能夠用手搓碎。 金的密度為19.29~19.37g/cm3。金錠中因為含有一些氣體,其密度較小,但經壓拖延密度會增大。 金在冶金爐中(溫度1100~1300℃之間)熔煉時,它的蒸騰丟失很小,約為0.01%~0.025%。但當爐料中含有蒸騰性雜質,如含銻或5%的合金等時,金的丟失可達0.2%。金在熔煉時的“蒸騰”丟失,首要是因為金有很強的吸氣性引起的。金在熔融狀況時,可吸收相當于本身體積37~46倍的氫,或33~48倍的氧。當改動冶金爐氣氛,如把復原氣氛改為氧化氣氛,或氧化氣氛改為復原氣氛,或許進行澆鑄時,熔融金屬所吸收的很多氣體,如氧、氫或等就會跟著氣氛的改動或金屬的冷凝而放出,呈現相似歡騰的現象。跟著氣體的噴出,就會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金屬珠噴起,其間較小的金屬珠(特別是0.001mm以下的)被激烈的氣流帶走而構成飛濺丟失。 金是最安穩(wěn)的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僅與碲構成天然化合物碲化金。金可溶于,也可與氯或堿金屬(、等)效果生成氯或的化合物。此外,一起含有硝酸和硫酸的溶液也可溶解金,堿金屬硫化物也會與金效果生成可溶性硫化金。堿對金無明顯的侵蝕效果,獨自的硫酸、或硝酸對金都不起效果。 金在化合物中常以一價和三價的狀況存在。與提取金有關的首要化合物為金的氯化物和。 金的氯化物有AuCl和AuCl3,它們可呈固態(tài)存在,但在水溶液中都不安穩(wěn),會分化生成絡合物。 金粉與效果生成AuCl,AuCl3溶于水而生成含氧的H2AuCl3O。這是水溶化法(簡稱化法)提取金的根底。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