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在自然中通常以其單質(zhì)形式出現(xiàn),即金屬狀態(tài),但亦常與銀形成合金。天然金通常會有8-10%的銀,而銀含量超過20%稱為銀金。當銀含量上升時,物件的顏色會變得較白及較輕。金亦有時會以與其他元素,特別是碲形成化合物的形式出現(xiàn),如針狀碲金礦、針碲金銀礦、葉碲礦、碲金銀礦及白碲金銀礦。金亦有極少機會與水銀以汞齊形成出現(xiàn),另外亦會以一個低濃度在海水出現(xiàn)。 1 自然金 自然金是自然產(chǎn)生的金元素礦物,是一種產(chǎn)自脈礦或砂礦的自然金塊,因形狀酷似狗的頭形,又名狗頭金,常含銀或微量的銅和等軸晶系。一般呈散粒狀或不規(guī)則樹枝狀集合體,個別塊體可重達數(shù)十公斤。顏色和條痕為金黃色,具金屬光澤,硬度 2.5~3.0,延展性強,比重15.6~19.3g/cm3。 2 碲金礦 碲金礦為單斜柱組,長軸-亮黃褐色,短軸-白帶亮黃,顏色有草黃-銀白色,黃-綠灰色條痕,不透明,金屬光澤。碲金礦反射色乳白,新鮮光面很亮,后漸變暗。 化學(xué)式 AuTe2、Au 43.59%、Te 56.41%、有少量的銀代替金。硬度2.5~3,比重9.33g/cm3,產(chǎn)生于中-低溫?zé)嵋旱V脈,或中-高溫?zé)嵋旱V脈之低溫晚階段晶出。與自然金、銀金礦,針碲金銀礦和其他碲化物成組合。也與黃鐵礦、方鉛礦、閃鋅礦、黝銅礦、鉬酸鹽成組合。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