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法別離和提純金、銀,除傳統(tǒng)的硫酸浸煮、硝酸分銀和分金等方法外,在近代,又開展了一些運用各種復原劑的復原法。 能從含銀水溶液和漿猜中復原銀的復原劑許多,除活性金屬置換復原劑外,還有碳酸鈉,葡萄糖、鈉、抗壞血酸、和等等。復原含金氯化液中的金,則廣泛運用二氧化硫、硫酸亞鐵等復原劑。 一、硫酸浸煮法 此法是用濃硫酸在高溫下進行長期浸煮,使合金中的銀及銅等賤金屬構成硫酸鹽而被除掉,以到達提純金的意圖。運用濃硫酸浸煮時,合金中的含金量應在33%以下,鉛的含量應盡或許低(不大于0.25%),或預先用火法除掉鉛,不然產出的金中含有很多鉛等雜質,需進一步處理。此法的濃硫酸耗費量,約為合金分量的3~5倍。且勞動條件惡劣。 浸煮前,先將合金熔化并淬成;蜩T(或壓碾)成薄片,置于鑄鐵鍋中,分次參加濃硫酸,在160~180℃下拌和浸煮4~6h或更長期。此刻,銀及銅等雜質便轉化成硫酸鹽。浸煮完成后,將鍋冷卻,傾入襯鉛槽中,加水2~3倍稀釋后過濾,并用熱水洗凈除掉銀、銅等的硫酸鹽。再參加新的濃硫酸再進行浸煮。經重復浸煮洗刷3~4次,最終產出的金粉經洗凈烘干,含金可達95%以上。產出的硫酸鹽液和洗液,先用銅置換收回銀(如合金中含有鈀時,被溶解的鈀也和銀一道被復原)后,再用鐵屑置換收回銅。余液經蒸騰濃縮除掉雜質后收回粗硫酸再用。 濃硫酸浸煮作業(yè),因為劇烈反響會產出很多的含硫氣體,故應在抽風罩下進行,或將鍋密封通過抽風機經煙道排出含硫氣體。 二、硝酸分銀法 因為硝酸分化銀的速度快,溶液含銀飽滿濃度高,一般在自熱條件下進行(不需加熱或在后期加熱以加快溶解),故被廣泛運用。作業(yè)中為削減硝酸的耗費,一般選用1∶1~3的稀硝酸溶解銀。在某些條件下,為下降本錢,還可參加廉價的硫酸配成硫硝混酸來溶解銀。但硫硝混酸能夠溶解部分金,進入溶液中的金需從置換銀中收回。 為了最大極限地除掉銀,硝酸分銀前應預先將合金淬成粒或碾壓成薄片,并要求合金中的含金量不大于33%,以加快銀的溶解和進步金的成色。
[1] [2] [3] [4] [5] [6]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