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Cl3+3FeSO4→Au↓+Fe2(SO4)3+FeCl3 復(fù)原并過濾出粗金后,溶液中的鉑、鈀首要使用其生成不同價態(tài)銨鹽的溶解度不同大而進(jìn)行粗分。行將溶液濃縮至含鉑30~50g/L,參加氯化銨使鉑生成溶解度很小的(NH4)2PtCl6沉積,鈀生成可溶的(NH4)2PdCl6別離。鉑銨鹽在含氯化銨17%的溶液中溶解度最小,因而參加的氯化銨量應(yīng)比生成鉑、鈀銨鹽的化學(xué)計(jì)量過量。過濾出的粗(NH4)2PtCl6用氯化銨溶液洗刷后送鉑精粹。含鈀的濾液可甩兩種辦法處理:1、通入或參加硝酸使可溶性的(NH4)2PdCl6氧化尷尬溶的(NH4)2PdCl6沉積(行將Pd2+氧化為Pd4+);2、加過量將濾液中和至堿性,使鈀生成可溶性的無色二氯四鈀合作物Pd(NH3)4Cl2。過濾別離賤金屬氫氧化物后,含鈀濾液用中和至pH0.5,沉積出蛋黃色的二氯二亞鈀合作物Pd(NH3)4Cl2。所得的兩種粗鈀合作物沉積送鈀精粹。別離金、鉑、鈀后的殘液尚含少數(shù)金和鉑族金屬,用鋅粉置換收回到置換渣中。置換渣可回來溶解。 別離鉛、銀不溶渣首要含銀、銠、銥、釕、二氧化硅、鉛和少數(shù)其他貴金屬。別離鉛、銀有熔煉貴鉛和直接浸出兩種辦法。 熔煉貴鉛一般將富集有金、銀和鉑族金屬的鉛羞稱為貴鉛。不溶渣參加氧化鉛或碳酸鉛作捕集劑,焦炭為復(fù)原劑,硼砂和碳酸鈉為助熔劑,在1273~1373K溫度下進(jìn)行復(fù)原熔煉產(chǎn)出貴鉛。別離爐渣后放出貴鉛水淬成粒,用硝酸溶解鉛和銀。過濾后向溶液中加硫酸沉積出硫酸鉛。往分鉛后的含銀溶液中參加或氯化鈉沉積出氯化銀。沉積的硫酸鉛和碳酸鈉溶液煮沸轉(zhuǎn)化為碳酸鉛回來熔煉貴鉛。硝酸溶鉛、銀后的殘?jiān)艉、鉑、鈀較高時,可再次用溶解。不溶渣首要含銠、銥、釕。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