鉻鉍礦,見于陜西省洛南縣駕鹿金礦。呈規(guī)則狀微細晶微集合體,柱狀小晶體大小在0.005mm×0.002mm-0.05mm×0.025mm之間,集合體大小約0.01-0.5mm。呈桔黃色或黃棕色,性脆,半透明,條痕棕黃色,金剛光澤,具不完全解理;一軸晶,正光性,比重9.8。 泡鉍礦Bi2(CO3)O2,bismutite,含鉍82%,是堿式碳酸鉍,比較常見的鉍礦物蝕變產物。一般為黃色玻璃狀晶體或土狀、殼狀。 鉍華,Bismite,Be2O3,α-BiO2;Bi 89.68%,O 10.32%。晶體少見,通常呈塊狀、粉末狀、土狀或葉片狀集合體。硬度4.5,比重9.41,土狀集合體的硬度和比重都降低(硬度1-2,比重4.36),解理無,斷口不平坦狀,貝殼狀或土狀斷口。淺黃-黃,淺綠-橄欖綠或黃綠-綠黃色,條痕淺黃-黃,淺綠-橄欖綠或黃綠-綠黃色,不透明至微透明,細薄碎片透明,半金剛光澤、暗淡光澤或土狀光澤。常含有鐵、砷等雜質,大部分含有鉍的碳酸鹽或是鉍的氧化物和碳酸鹽的混合物。以其形狀及顏色作為鑒定特征;產于含鉍礦床氧化帶,主要是輝鉍礦、自然鉍及少量針硫鉍鉛礦次生變化的產物;與泡鉍礦、氯鉍礦(BiOCl)、釩鉍礦等緊密共生。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