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咨詢熱線:0315-2738258 13303155855 |
熱門關(guān)鍵詞:鐵礦 錳礦 勘探設(shè)備 破碎機 磁選機 礦山 采礦設(shè)備 鉻礦 |
金剛石的幾種特性 | |
|
|
于1克拉的鉆石叫大鉆。大于100克拉的稱特大鉆石。在國際市場上,不同重量的鉆石,每克拉的價格是不同的,鉆石愈大價格愈高。一般的計算公式是: N(鉆石價格)=M/2×(M+2)×K 式中M為鉆石重量(克拉);K為一克拉的市價基數(shù)。但是,現(xiàn)在世界市場上鉆石的定價完全操縱在鉆石托拉斯手中,近年來,他們常用的公式是: N(鉆石價格)=M2×K 這樣,不同重量的鉆石,價格差距就大多了。 金剛石產(chǎn)地的變遷 在十八世紀(jì)四十年代以前,金剛石的產(chǎn)地主要是印度。曾在這里采到不少世界著名的大特大金剛石。如“莫臥大帝”重793克拉、“皮特”重410克拉等。以后金剛石的產(chǎn)地開始轉(zhuǎn)移到巴西,這里也采到不少世界著名的特大金剛石。如“瓦爾加斯總統(tǒng)”重726.6克位、“巴西黑鉆”重350克拉等。到1867年,南非發(fā)現(xiàn)了更為豐富的金剛石和產(chǎn)金剛石的金伯利巖,采到了更多更好的特大金剛石。如1893年采到的“高貴無比”重995.2克拉、1905年采到世界最大的“庫里南”重3106克拉,1934年采到的“瓊格爾”重726克拉等。 我國的五顆特大金剛石第一顆,鑲嵌在西藏日喀則扎什倫布寺內(nèi)彌勒佛的眉宇間,重約390克拉,正面看足有核桃大。第二顆,是1937年深秋山東郯城羅甸邦老人揀到的,重281.25克拉,,形似淡黃色小雛雞,故起名“金雞”。1938年12月21日,被日本侵略軍搶走,至今下落不明。第三顆,是1977年12月21日,山東臨沭縣常林村魏振芳姑娘在地里揀到的,取名“常林鉆石”,呈八面體和和菱形十二面體的聚形,透明,微淡黃色,重158.79克拉。第四顆,是1981年8月15日山東郯城陳埠一位農(nóng)民揀到的,取名“陳埠一號”,重124.27克拉。第五顆,是1983年11月14日山東蒙陰金剛石礦一個姓張的臨時工在大塊礦石上發(fā)現(xiàn)的,重119.01克拉。 我國發(fā)現(xiàn)最早的金剛石戒指我國南京博物館人員在象山的西晉貴族墓群七號墓中,挖掘出一個金剛石戒指,推測為公元265-316年間的殉葬品,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為目前我國發(fā)現(xiàn)最早的金剛石戒指。這顆金剛石,為八面體晶形,直徑一毫米以上。戒指扁圓形,直徑為二點二厘米,平素?zé)o花紋,上有方形斗狀孔長、寬各四毫米,F(xiàn)存于南京博物館中。 金剛石的晶體形態(tài)金剛石,等軸晶系,晶體形態(tài)常為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立方體及“類球形”的凸八面體、凸十二面體、凸立方體和各種聚形,偶爾見到 | |
關(guān)鍵字: | |
【字體: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頁】 【關(guān)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