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的元素特征和識別方法 |
|
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烈火見真金”。達(dá)一方面是說明金的熔點較高,達(dá)1063℃,火不易燒熔它;另一方面也是說明。金的化學(xué)性質(zhì)非常穩(wěn)定,任憑火燒,也不會銹蝕。古代的金器到現(xiàn)在已幾千年了,仍是金光閃閃。把金放在鹽酸、硫酸或硝酸(單獨的酸)中,安然無恙,不會被侵蝕。不過,由三 份鹽酸、一份硝酸(按體積計算)混合組成的“王水”,能溶解金。溶解后,蒸干溶液,可得到美麗的黃色針狀晶體——“氯金酸(四氯絡(luò)金III酸)”。另外,上面已提到,氰化物的溶液能溶解金,汞也可溶解金,主要是用來在器物表面鍍金。硒酸(或碲酸)與硫酸(或磷酸)的混合物,也能溶解金。在高溫下,氟、氯、溴等元素能與金化合生成鹵化物,但溫度再高些,鹵化物又重新分解。熔融的硝酸鈉、氫氧化鈉能與金化合。
過去,黃金成了金屬中的“貴族”——主要被用作貨幣、裝飾品。由于黃金硬度不高,容易被磨損,一般不作為流通貨幣,F(xiàn)在,隨著生產(chǎn)的發(fā)展,黃金已成了工業(yè)原料。例如,自來水筆的金筆尖上常寫著“14K”或“14開”的字樣,便是說在制造金筆尖的24份(重量)的合金中,有14份是金。在我國生產(chǎn)的一些電子計算機(jī)的集成電路中,也有用金絲作導(dǎo)線。此外,一些重要書籍的精裝本封面上的金字,便是用金粉印上去的(一般書的金字常用電化鋁或黃銅粉代替)。如果把極細(xì)的金粉摻到玻璃中,可以制得著名的紅色玻璃——“金紅玻璃”(含金量為十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三)。
|
上一頁 [1] [2] [3] [4]
關(guān)鍵字: |
【字體: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頁】 【關(guān)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