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咨詢熱線:0315-2738258 13303155855 |
熱門關鍵詞:鐵礦 錳礦 勘探設備 破碎機 磁選機 礦山 采礦設備 鉻礦 |
金 | |
|
|
沸點:2807℃ 密度:19.32g/cm3(20℃) 描述:赤黃色金屬,質軟,有延展性. 金,是人類最早發(fā)現(xiàn)的金屬之一,比銅、錫、鉛、鐵、鋅都早。1964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陜西省臨潼縣秦代棟陽宮遺址里發(fā)現(xiàn)八塊戰(zhàn)國時代的金餅,含金達99%以上,距今也已有兩千一百年的歷史了。在古埃及,也很早就發(fā)現(xiàn)金。 金之所以那么早就被人們發(fā)現(xiàn),主要是由于在大自然中金礦就是純金(也有極少數(shù)是碲化金),再加上金子金光燦爛,很容易被人們找到。在古代,歐洲的煉丹家們用太陽來表示金,因為金子象太陽一樣,閃耀著金色的光輝。在我國古代,則用黃金、白銀、赤銅、青鉛、黑鐵這樣的名字,鮮明地區(qū)別各種金屬在外觀上的不同。 不過,雖然說金的自然狀態(tài)大都是游離狀的純金,但自然界中的純金卻很少是真正純凈的,它們大都含金達99%以上,但總含有少量銀,另外還含有微量的鈀、鉑、汞、銅、鉛等。 金在地殼中的含量大約是一百億分之五;這數(shù)字,比之于鋁、鐵之類金屬,當然是少,但比許多希有金屬的含量卻多得多了。在海水中,約含有十億分之五的黃金。也就是說,在1立方公里的海水中,含有5噸金!另外,據光譜分析,在太陽周圍灼熱的蒸汽里也有金,來自宇宙的“使者”——隕石,也含有微量的金,這表明其他天體上同樣有金。 金在地殼中的含量雖然還不算是太少,但是非常分散。至今,人們找到的最大的天然金塊,只有112公斤重,而人們找到的最大的天然銀抉卻重達13.5噸(銀在地殼中的含量只不過比金多一倍),最大的天然銅塊竟達420噸重。在自然界中,金常以顆粒狀存在于砂礫中或以微粒狀分散于巖石中。 金很重。1立方米的水只重1噸,而同體積的金卻達19.3噸重!人們利用金與砂比重的懸殊,用水沖洗含金的砂,這就是所謂的“砂中淘金”。近年來,人們發(fā)現(xiàn)含有氰化物的水能溶解金,生成溶于水的NaAu(CN)2,于是采用0.03—0.08%的氰化鈉溶液沖洗金砂,使金溶解,然后把所得的溶液用鋅處理,鋅就把金置換出來,于是制得金。這種化學的“砂里淘金”法,大大提高了淘金的效率。不過,氰化物劇毒,在生產時必須嚴格采取安全措施。現(xiàn)在,只要砂中含有千萬分之三或巖石中含有十萬分之一的金,都已成了值得開采的金礦了。 |
|
關鍵字: | |
【字體:大 中 小】 TOP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