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亞佐夫總統(tǒng)逝世后,土庫曼斯坦新政權(quán)也加大與西方國家合作的力度,積極討論修建土庫曼斯坦—伊朗—土耳其—歐洲、土庫曼斯坦—阿塞拜疆—格魯吉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天然氣出口管道方案。這對俄羅斯主導的天然氣出口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岸須狻背隹诿媾R什么主要問題,是戰(zhàn)略矛盾制約俄美合作。俄羅斯希望美國成為其液化天然氣的最大出口市場,計劃20年內(nèi)向美出口3700萬噸液化天然氣。2001年美國“?松梨凇惫荆瑢嵤八_哈林—1”方案,并與“雪佛龍”公司合作開發(fā)“薩哈林—3”。2003年“尤科斯事件”后,美借口外國投資者權(quán)利在俄得不到保障,減緩了對俄能源投資,對開發(fā)什托克曼巨型天然氣田態(tài)度消極。在此情況下俄決定由“俄氣”獨自開發(fā)該氣田。最后俄中天然氣合作原地踏步,2006年俄中簽署《從俄羅斯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會談紀要》,雙方商定了供氣期限、數(shù)量、線路、時間和氣價公式的基本原則。但是由于在天然氣價格方面意見相左等原因,俄中天然氣領域合作進展緩慢。
俄保障天然氣出口安全的主要措施,首先是重視解決當前問題。為了解決面臨的問題,俄羅斯采取多項措施。延長出口歐洲合同期限,長期合同不僅明確了賣方保證供應數(shù)量責任,也明確了買方支付責任,有利于俄羅斯收回開采和運輸天然氣的巨額投資,并使天然氣供應建立在穩(wěn)定、可靠的基礎上,“俄氣”與中、西歐國家政府簽有25年期的長期天然氣出口合同。擴建歐洲地下儲氣設施,“俄氣”與德國Wingas簽訂在歐洲最大地下天然氣儲存設施公司儲存天然氣的合同;租用奧地利和德國公司地下儲存天然氣設施等,2003年“俄氣”與德國公司簽訂協(xié)議,計劃將奧地利天然氣礦產(chǎn)地“海達赫”建為地下天然氣儲存庫;目前租用或購買德國、比利時和英國地下天然氣儲存設施的談判正在進行中。實施通向歐洲的新管道方案,利用輸氣管道向歐洲運輸天然氣是經(jīng)濟有效的方式!氨毕狈桨赣2005年12月實施,管道從俄維堡跨波羅的海到達德國,總長度約為1200公里;“南溪”方案于2007年11月實施,管道從俄新羅西斯克穿越黑海至保加利亞瓦爾那后分為兩條支線,一條經(jīng)希臘通向意大利南部,一條穿越塞、匈通向奧、德等西歐國家,形成向歐洲腹地供氣的管道網(wǎng)絡。上述方案實施后,俄天然氣網(wǎng)與歐洲天然氣網(wǎng)直接對接,將避免經(jīng)第三國中轉(zhuǎn)產(chǎn)生的政治和經(jīng)濟風險。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